为什么你买的东西还是那么贵?

2018-02-01 18:16 admin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共同感觉,这就是最近几年我们碰到情况一直都是,说到涨价基本上大家立刻就是感同身受,说到降价却怎么都看不到影子,这是为什么呢?记得瀚哥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瀚哥母校的教授就曾经和瀚哥说到过这个问题,他说:“在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北京出了二环就是菜地了,但是现在你出了七环都不一定能找到菜地,这样像蔬菜、水果这些农副产品全部都要依靠物流运输,那么我们买东西都不是把钱花在产品本身上面了,而是全部贡献给物流业。”

对了,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我们一直感觉不到降价的原因是一件商品大部分的价格都在物流业上,而不是在商品的价格本身,越是大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成本就越高,如果一旦某种商品涨价的话,由于流通的各个领域可以通过加价的方式层层传导,所以涨价总能够很明显的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面,但是降价的话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我国的物流保管费用是发达国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3-4倍,从流通组织来看,多级批发,多级零售的现象非常明显,每增加一个环节,就平均加价5%到10%。就以大家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牛奶为例,鲜奶是中国居民日常需求量最大的食品类产品,在《人民日报》调查的北京某超市中,国产的某品牌牛奶的每升价格达到了23元,而荷兰进口的纯进口牛奶的每升价格只有22.8元。

从理论上来说,牛奶从出口国出发,经过相当复杂的保鲜技术,涉及到众多的流通环节,还要经历至少两个国家的海关,这种流程可谓相当复杂,而国产牛奶仅仅从产地出发,从产地到超市纯粹的国内运输,如果以北京为例最多也就内蒙古到北京的距离,这点点距离比起国际运输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但是,为什么国产奶的价格还会高于进口牛奶呢?

问题就在于,中国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产业具有着很多元的流通环节,所谓的流通成本并不是我们简单的计算从产地到消费者购物的超市的这些成本。当一件农产品从农田或者工厂出发到消费者手中的时候,其中包含着运输、仓储、分装、分销等等多元化的成本。仅以刚刚我们说的牛奶为例,国产的牛奶从产地出发之后,要经历一级批发,二三级分销差不多三个环节,而进入超市之后,为了进入不错的货架,甚至要缴纳高昂的进场费,如果做营销活动的话,还有高额的宣传费。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中国的乳制品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了50%,而进口牛奶呢?则是通过一级代理商直接到达门店,虽然运输的路程很长,但是却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从而导致了进口的价格反而低于国产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