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该不该让孩子觉得「我很特别」?

2019-10-07 17:05 fabuyuan
20 --> 资料来源:亲子天下

北京趣味运动会

孩子小孩免费东山宝宝妈妈惊天30小时妈咪

自尊心到底怎么回事?它让孩子觉得「我很特别」而胸怀大志;却也让孩子「勇于做自己」,而我行我素,脱离现实?父母该如何善用自尊心,因材施教?

图片来源/Pixabay

最近看了两部艺文作品,内容都碰触到亲子教养。一是二○○四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可爱大道》(Avenue Q),剧中有个年轻人刚毕业,找工作碰一鼻子灰,才知从小到大常听到的「你很特别」都是骗人的,自己一点也不特别。另一个是美国作家法兰岑(Jonathan Franzen)在二○一○年出版的畅销小说《自由》,其中有个失意演员,小时候妈妈充分支持她往戏剧发展,学生时代每次登台,妈妈都到场加油。后来她进入百老汇闯蕩,一晃二十年还是一事无成,经济上需要妈妈接济不说,还怪妈妈当初不该鼓励她走这条路。

显然,两部作品的创作者都对亲子教养的「自尊心至上主义」很不以为然。从七○年代开始,「高自尊带来高成就,低自尊带来低成就」在美国教育界变成主流思想,父母就被灌输要学会尊重小孩;小孩则被灌输要相信自己,勇敢做自己。美国幼稚园还教小孩用〈两只老虎〉的旋律唱出这样的歌词:「我很特别,我很特别,看看我,就知道。非常与众不同,非常与众不同,就是我,就是我。」

自尊心vs.自信心

在理论界,对这种教养文化提出最尖刻批评的,是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副教授珍‧特文吉(Jean Twenge)。她在二○○六年出版的《Me世代》(中文版由远流出版)一书指出,以「自尊心至上」所教出的孩子,较有自信是真的,但长大后也较不快乐。要孩子「勇敢做自己」,他可能会变任性,不管别人怎么想,甚至性行为提早,交男女朋友也更容易分手。而且,小时候就习惯被肯定,出社会才发现升迁不易,他会变得眼高手低,年年换工作,愈换愈郁郁不得志。

我虽然觉得特文吉的批评有道理,却认为高自尊再怎么糟糕,也没有低自尊糟糕。孩子如果不敢做自己,只想从众,一定一窝蜂只想挤进热门科系,捧铁饭碗。工作上比较耐操是真的,也经得起老闆骂;但自我期许低,安于现状,对变化的适应力一定比较差,经不起「世界是平的」经济剧变速度加快的考验。

那么,自尊心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它既可让孩子胸怀大志,也会让孩子我行我素,脱离现实?

我常听到「自尊心很强」一语,总觉得有语病。自尊心很强的人往往嘴硬,不愿承认错误,别人才要小心别伤害他的自尊。这么说来,他的自尊心应该是很脆弱才对,怎么说强呢?自尊心至上主义的第一个缺点,就是太顾到孩子的自尊,结果只培养出脆弱的高自尊,让孩子经不起打击。

搜更多「 不该、孩子」相关经验新知。

搜寻,就从BabyHome开始。


  • 1
  • 2
  • >

分享 列印 收藏
携手共老~「你是我的眼」 愈老愈相爱的6大心法 北京拓展训练

延伸阅读


  • 其实不是乳头混淆,是长牙跟厌奶期来了!
  • 4大临床常见影响怀孕的问题 从基础体温曲线看得出!
  • 妈妈了解自己吗?运用「周哈里窗」提升人际关係
  • 「妈,他们都不跟我玩」 教孩子以健康心态面对拒绝
  • 跟老公越来越没话聊?心理师点出「仪式感」让爱更有感